学校校本工作计划

时间:2025-08-12 14:08:15
实用的学校校本工作计划四篇

实用的学校校本工作计划四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校本工作计划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校本工作计划 篇1

校本教研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提高教研活动实效,让教学研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现将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活动构想如下:

一、 强化教研制度。教研活动是学校一项常规工作,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助于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与交流,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为避免以往教研活动“教而不研”“形而上学”上课教师疲于应付,听课教师陆陆续续的不良倾向,调动教师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学期,我们致力于教研制度的完善。

二、改革听课方式。传统的听课以“记”为中心,课堂上,听课老师将精力集中于记教师的教学流程,记精彩的组织语言,记学生的课堂发言。教师记得辛苦,根本没时间来消化吸收。我们认为:听课应该以“听”为中心,听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听学生精彩的个性解读,听课堂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思”为归宿,思精彩背后的教学理念,思解决问题的种种策略,思课堂教学的更多规律。听课时,只要求教师记下精彩教学环节,培养教师的及时评价能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三、教研与课题相结合。本学期,教研活动我们在继承以往的“定时间、定专题、定人员”“三定”的基础上,注重突出专题研讨。我们将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将学校的课题分解为若干个小板块,分工落实到每次教研中。

四、走出去,请进来,发挥“名校”、“名师”作用。

五、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

学校校本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有利推进学校的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以有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以有利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所应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透过校本教研,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以课程改革为导向,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提升教师驾驭课堂潜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致力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本着“问题――研究――反思”的校本研究思路,突出“个体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逐步完善校本研究制度;进一步深化教科研工作的开展,紧抓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推广,提高教师课题研究水平,促进课改工作的深入发展。

三、校本教研形式

1、群众备课:中心发言人要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出中心发言稿。在集中教研时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教案,经过大家讨论、交流后构成的共识;上完课后写出教后反思。教研活动时中心发言人要认真说课,组内教师认真思考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大家讨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

2、反思交流:透过群众备课后的教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反思交流,促进教师与同伴对话,以师徒结对的方式,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3、主题教研: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资料,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研究,以“讲座―上课―研讨”方式,即教研员针对主要资料先进行专题讲座,教师们围绕主题重点资料实施课堂教学研究,透过教研课的说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多种形式开展研讨,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到达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4、理论学习:围绕教学主题进行研讨时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学习做到集中业务学习和个体学习相结合,透过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校内合作:开展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主力队伍上示范课、组内交流课、课题研讨课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交流,透过群众教研活动到达智慧凝聚,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教师队伍整体提高的目的。

6、校际交流:注重吸收和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并用心参加各级校际交流活动。用心做好学校结对帮扶的各项工作。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科学管理,保证课改全面有效的实施。

1、健全校本教研领导机构,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室主任,教研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的多级管理网络,共同参与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的制订,深入课堂调查、研究、指导,为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2、加强对各年级的调控、管理工作。校级行政蹲一个年级,蹲级领导要坚持深入课堂听课,指导科任教师开展群众备课、研讨等教研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定期召开校本教研工作会议,研讨工作方向,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

4、完善教研机构,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各教研组要依据学校的教研目标及学科特点,确定学科组的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真正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有考勤、有总结。

6、实施“六个一”工程,每周学习一篇教育教改理论文章;写好课后教学反思,撰写学科教学论文;每人每学期至少听课16节,相互评课;

(二)关注专业学习中的细节,寻求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是让学生在学校教学中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制定了相应培训计划,本学期的业务学习更注重落实和实效,开展以下培训活动:

1、新理念培训与研读相结合

学校将引导教师踊跃参与“读名著,做名师”的读书活动。采取必读书目(与相关课程标准及名师教育专著)与自读书目(各种有益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倡导教师结合实际工作有针对性的“读书――思考――行动”活动,进行交流对话,产生思想碰撞,逐步达成共识,促使新理念在研读中提升。

2、新课程培训与案例培训相结合

学校将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对急切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和教育创新潜力为目的,紧密围绕“案例培训”,着力开展:文字性案例培训、视频性案例培训、实践性案例培训。本学年我们将邀请市教研室专家,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上引领;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网络、光盘等视频性案例对各科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

3、新技术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学校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以信息技术教师为培训师,切实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已结题的课题经验的推广和应用。并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互动交流,倡导有潜力的教师建 ……此处隐藏1052个字……课改要求为主,高三要以选考要求为主。每次主题教研活动相关内容也需上传平中校本博客

(3)学期一命题:年级部要安排每位老师要参与一次命题审题工作(单元、期中、期末)

(4)学期一论文(或案例课例):每位老师一学期要完成一篇论文(或案例或课例)。本学期有案例课例评比,要鼓励年青老师参评,老教师要给予指导

(5)学年一心得:年级部按照自己年级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每位教师指定一本专著,并要求每学年写一篇读书心得

(6)学年一课题:年级部按照自己年级教学的实际需要,督促每个备课组每学年要申报(或完成)一个县级以上课题(小的备课组可以以教研组申报。注意:前提首先是要申报)。

注:年级部要会同教务处、教科室将检查结果按不同等第纳入期末教师绩效考。

二、落实教研组的“六项”校本培训工作

(1)积极开展课程方案研究,完善本组三年课程方案

(2)协调、统筹、编辑本组三个年级部的学案导学

(3)承接县市各类教学教研工作,并落实到年级部备课组

(4)开展两次主题教研活动,即:学考选考复习主题教研(第5、6周)、命题研究主题教研(第12、13周)。两次主题教研活动,都以精准教学为理念,开展学选考、高考试题研究与新教师培养

(5)关注高校“三位一体与自主招生”,积极向学校提供建议和教学资源

(6)积极开展竞赛研究、鼓励本组年青教师积极投身竞赛教学

三、落实教务处的“四项”校本培训工作

(1)新教师二次汇报课: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需按教务处要求,本学期开设一次校级汇报课、进行一次校级说课评比

(2)高级教师公开课:高级职称教师每学期开设一次公开课

(3)教学评比:未达高级职称的老师需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评比活动(高级职称老师也可以参加)

(4)年级教师教学评价培训

四、落实政教处的“两项”校本培训工作

(1)全体教师员工师德培训

(2)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培训

  xx中学教科室

学校校本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师发展中心和学区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学区教科研工作计划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的课改研究为核心,以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为载体,加强教师培养,强化质量管理,为全面提高本片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依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各门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不得随意增减,调换,上好每节课,不拖堂,校领导加强巡查。

2、继续推进教学规范活动。将每学期第十六周定位“教学规范周”,要随时掌握教师执行课程情况,督查教师的教学常规,调查学生在校学习动态,纠正不良教学行为。要继续深化“推门听”活动,不定期进行常规抽查。学校通过教师自查、同伴互查、学校检查(执行课程、计划、备课、上课、听课,改作、检测等),并结合平时常规抽查,确定25%优秀教师和5%的待合格教师报学区备案(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

3、进一步深化“考核课”活动。规定每位教师一学年展示一堂汇报课,分三大组进行。由备课组长安排上课人员,或教导处告知,各组由校委会成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名优骨干教师负责听评课,活动后备课组长把材料、图片等传校博客,教导处统计分数,并计入常规。规定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教学领导、组长不少于20节。

(二)努力打造有效教研活动

加强教研活动策划,讲求教研效应,注重有效教研,力求做到“教研工作课题化,教研活动主题化”,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与教科研工作能力。

1、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开展“学先于教”和“有效学习”为主题对活动进行有益尝试,以常态课的听课、评课为抓手,以公开课为示范,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力求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积极响应县、学区全面启动“有效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丰富教研活动形式,如教研室调研、名师指导,联谊教学,组内集体备课,主题式团体磨课,同课异构、观课议课等形式进行。

2、协助校长室继续做好教师培养工作,重视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对新教师的专业指导,搭建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平台。外出学习的老师要向教导处、组长反馈学习要点,于其他教师交流心得,在教研组内开课、发言,分享学习资源,以共同提高。

3、教师要积极参与各级论文的评比活动,教导处提供上级有关部门的论文评选信息,努力为教师创设平台,教师要积极撰写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案例,提高论文参评率和获奖率。

4、立足实际抓好课题研究与推广应用

三大教研组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协同有课题经验的老师多多探讨,思考、酝酿切合我们实际的小课题,并积极研究,对于课题有什么要求可以向学校提出,学校将优先解决。数学组将进行课前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研讨,三年级学生进行导学案的落实推进。

5、做好教研资料整理,校以上公开课的教师都要将各自教学设计及反思、课件及时上传到教导处,以便资料汇集整理,利用这些优质教学资源,方便大家以后学习、借鉴。各教研组、备课组的出勤情况、活动记录等以文本和电子博文的形式进行存档。

(三)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

统一思想,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坚定不移地树立起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认真贯彻“永嘉县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实施方案”、“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合格率监测的若干意见”。认真组织,做好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测试、市学业合格率监测、县期末学业水平检测,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努力提高后20%学生的学业质量。

1、学校要统一部署合理安排好任课教师,做好开学招生工作,把好插班生的这个关口。

2、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提倡“堂堂清、天天清、单元清”,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努力做到课堂作业课内完成。

3、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三小”培养活动,特别要重视对后20%的学生优先指导,任课老师要摸准这些学生,制定计划,给予关照,做好记录。

4.加强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加强写字课训练、童心习作与阅读指导、数学口算达标练习和培优指导、数学小论文、英语书写、科学实验操作、科学观察日志、科学记录本、体艺2+1等等,利用午间,课余时间、综合课让学生多读经典国学,如“弟子规”,“三字经”、童书、科普作品等。

5、加强各级段学科质量监控力度,特别是一年级新生适应性教育和毕业班学生思想动态、质量摸底。主科教师要利用软件认真做好各单元及期末质量分析。完善学生成长记录,任课教师要把学生平时取得的主要成绩及期末成绩及时记录到学籍系统。

《实用的学校校本工作计划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