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导游词

时间:2025-10-17 20:05:28
安徽导游词

安徽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安徽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徽导游词1

青阳县博物馆是一个地方综合类博物馆,现有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各类文物476件。

青花瓶元代。通高26厘米。为带座供瓶,佛事供器,系釉下彩瓷。直口,细长颈,溜肩,腹下微收,宽圈足稍外撇。瓶座为绣墩式,顶面边缘呈菱花形,座身镂雕成六足花窗,座底为莲花形圈足。胎质洁白细腻,青花釉色明艳。

庙前春秋木椁墓遗物春秋。木椁墓葬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大,葬具之独特,随葬品之丰富精美,均为同期墓葬所罕见。该墓主棺、陪葬棺均为整段原木挖空刨光制作而成,主棺外用大型方木合榫构筑木椁,椁内两侧放鼎、戈等青铜器,以及木瑟、木柄、竹弓等竹木漆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件鎏金青铜鼎,装饰华丽,堪称国之瑰宝。

堆塑人物谷仓罐通高32厘米。青瓷器,胎质致密,上部施云母状青黄釉。器物由五联罐与人物堆塑两部分组成,大罐半肩处四只小罐十字对称设置,其间堆塑人物16个,造型多样,再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劳动人民喜庆丰收的情态。

安徽导游词2

欢迎大家来到位于安徽地区的黄山。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在黄山开始我们的探美之旅。首先,我先向大家讲讲黄山的历史吧。黄山东起绩溪县的大鄣山,西至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1985年入选国家十大风景名胜。好了,现在我们开始登山吧。

大家可以一边登山一边欣赏风景。看,玉屏左侧,悬崖峭壁旁长着一棵松树。你们说,这是什么松呢?对了,就是在黄山有八百树龄的迎客松了。它一侧枝丫伸出,好像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游客们,再放眼看看其他松树,它们大多在悬崖峭壁边上纵横堆叠,形成各种奇妙的形状。那满山遍野的松树,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大家快看,那些千奇百怪的石头就环绕在我们身旁,有的像报晓的雄鸡,有的像狮子滚绣球,有的像龟鱼对望,姿态不一。山峰也千姿百态:笔架峰、飞来峰……最有特色的,要数那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了。相传当年观音菩萨奉天帝之命来巡视黄山,把自己乘坐的莲花变成一座山峰。你们说,莲花峰的来历神不神奇?

大家再看看那茫茫的云海,大家一定想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吧?原来,是因为黄山山高谷低,林木茂盛,日照时间短,所以水分不容易蒸发,雾气多。

请大家转移下视线,我们开始下山了。大家一定腰酸背痛腿抽筋了吧?现在,我们来体验黄山最后一绝——温泉吧。温泉的水常年保持在42℃,既可淋浴,又可饮用。大家可以先把衣服放在石头上,然后进温泉池泡一小时。一小时后,我在温泉池口等大家。

好了,今天的探美之旅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安徽导游词3

安徽省简称“皖”,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经114°54’- 119°37’和北纬29°31’- 34°38’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200万人。

安徽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兼备,并且分布有广泛的水面,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和第三大河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和其它众多湖泊分布于安徽中部,全省自北向南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岗、沿江平原、皖西山丘和皖南山丘等五个自然区。

安徽地处南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属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雨热同季,并具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加上多样的土地类型和丰富的森林、动植物和水产资源,适应农林牧渔业的多样化发展。

安徽不仅山河秀丽、物产丰富,而且文化璀璨、名人荟萃,曾孕育出老子、庄子、曹操、华陀等一大批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近现代也涌现出众多的文学家、哲学家、企业家及科学家,华人第一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就出生在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对安徽的真实写照。

安徽导游词4

牯牛降位于祁门与石台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最高峰海拔1727.6米。因其峰顶有一黑色巨石,远看似一头大牯牛静卧而得名。

牯牛降是黄山向西延伸的支脉,与黄山有相似的山石结构和地貌地况。境内群山起伏,峰高涧深,森林茂密,怪石嶙峋,溪水常流,风景如画,堪与黄山媲美。尤为难得的是,牯牛降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地带,保留着十分完整的天然植被。有成片的原始次生林,境内地层古老,沟谷纵横,气候优越,植被繁茂,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重要典型地区之一。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成立,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的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也是华东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群山雄崎,奇峰迭出,主峰海拔都在1727.6米。境内地质特征明显,集花岗岩地貌、新构造运动遗迹、新元古代青白口纪邓家组、铺岭组层型剖面等地质地貌为一体,加以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犹如一座和谐统一、内涵丰富的天然地学博物馆,因此,20xx年3月牯牛降被授于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由于地质悠久,水资源丰富,加上地形复杂,人为影响极少,原始森林覆盖率高,造就了牯牛降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奇花瑞草遍布山上坡边,珍禽异兽往来其间,当地传有民谚: “三十六大峰,七十二小峰,大汊三十六,小汊七十二,峰峰汊汊都有宝,只剩一处,还出灵芝草”。保护区内仅木本植物就有88科239属539种,占全省木本植物科的84.5%,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

安徽导游词5

旅客们,大家好!下面有我来为大家介绍安徽的旅途景点!

安徽建省始于清康熙初年,取旧时的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安徽以长江为界,形成了皖北和皖南两大地域: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阳、淮南、蚌埠、滁州、巢湖、安庆、六安11市在皖北;黄山、池州、铜陵、宣城、芜湖、马鞍山6市在皖南。

安徽大地锦绣多姿,文化古迹甚多,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黄山为安徽山水典范,区内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199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令世人瞩目。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景色清幽,香火鼎盛,现存78座古寺庙,以佛教殿堂与皖南民居相结合而独树一帜;著名的道教圣地齐云山,摩崖石刻、道教遗存和别具一格的丹霞地貌令人瞩目;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的天柱山,雄奇灵秀兼备,有45峰、86怪石、18瀑等胜景;琅琊山以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它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为特色。

除国家级景区外,还有1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安徽导游词6

尊敬的各位游客, ……此处隐藏7600个字……如千军万马,呼喊冲杀,蔚为壮观。

牯牛降首先奇在牯牛降的松,铺天盖地的牯牛松,苍劲挺拨,郁郁葱葱,有的树冠如华盖,有的干枝似虬龙,或似怪兽张牙舞爪,或似仙女轻舒广袖。一日日,一天天,默默无语的牯牛松,期盼着人们欣赏的目光。

牯牛降以峰为体,花岗岩奇峰林立,绝壁千仞,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的石头,或独自成景,或与青松相伴。飞来石、天狗望月、乌龟拜寿、二仙弈棋、王母梳妆、中华石、渡仙船---一块块石头形神兼备,让人想象无穷。牯牛降峡谷众多,深幽曲折,跌宕起伏。谷内怪石遍布,瀑布成群,十步一小瀑,百步一大瀑。景区大小瀑布达百余处,众多瀑布中,尤以九龙池群瀑为代表,从倪村入口,沿河而上,远见瀑布从山间跌落,潭深水急,终年不涸,清幽深邃。三龙瀑水流湍急,落差数丈,几经转折,形成一瀑三折。七龙瀑布在九龙池瀑布中最具特色,山溪从两峰之间夺路而出,浩浩荡荡,势若奔马,声若洪钟,喷雾飘云,潆回直泻,真可谓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钟天地之灵秀,牯牛降精华所在的观音堂景区,群山逶迤,竹海松涛,涧泉淙淙,是牯牛降的核心景区。牯牛湖碧波潋滟,青翠的山峰与碧绿的湖水互为映衬,山因湖而妖娆,湖因山而妩媚。船在湖上,人在画中,令人心旷神怡。

沿湖畔栈道进入峡谷,潺潺的水声不绝于耳,清澈澄碧的潭水,水花飞溅的瀑布,洗尽了心中的烦忧,冲去了尘世的喧嚣。

牯牛降气候温暖湿润,四季景色独具魅力,春山如梦初醒,淡妆含羞;夏山碧绿青葱,滴翠生凉;秋山万岭红遍,层林尽染;冬山玉树琼花,分外妖娆。二十世纪的一个春天,当代岭南画派巨擘杨善深,著名画家、美国华人艺术家协会会长蔡楚夫先生,相约来到牯牛降。相见恨晚的杨善深先生即兴赋诗道:“何处桃源许问津,移家便作避秦人。洞门一片红云影,遮住中原逐鹿尘”。

安徽导游词15

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顶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始信峰(1683米),是黄山的朋友,哪怕登上这四座奇峰中的一个,也算不虚此行了。

下面,我再把黄山“四绝”分别作个介绍。

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也还有些怪厂,在不同条件下看,会产生不能的联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观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云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

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在黄山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叫松谷庵,古称锡泉。它与山南的宾馆温泉水平距离7.5公里,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这也够奇的了。不过因为它地处偏僻目前还未开发利用。

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黄山,山高陂陡,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温存的生动写照。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安徽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