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1在最初拿到这本书时,我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的,毕竟从单方面的角度来看,员工能够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罗文一样的人,更多的是给单位带来效益。但是当我真正读进去的时候,才渐渐领悟到,做一个罗文一样的人受益更多的会是自己。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既是压力也是挑战,而罗文的品格就是一股强劲的竞争力。
罗文的忠诚,是无价之宝
忠诚是一种责任,责任就是信仰,信仰是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麦金莱总统与瓦格纳上校之所以会选中罗文去送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他足够忠诚。罗文中尉在送信的过程中面临的不仅仅是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还有敌人的枪林弹雨,他抱着必死的信念也决不让敌人抓到自己。有这样坚定信仰的人,会让人觉得靠谱,觉得把重任交给他放心。对于我而言,作为一名法律人,我的心中也要确立对法律的信仰,忠于法律,信奉法律,这必将是我的立身之本,也是法官的职业之魂。
罗文的服从命令,是行路的明灯
罗文曾经说道:“作为一名军人,不要去问为什么,只是去服从上级的命令,我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我们经常在接到一项任务时问题多多,想的总比做的多,一直在等待更加详细的指示,自己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己思考解决问题,不仅解决还要能够独当一面的完成好,把想法落实到实际,多一些实干,少一些空谈,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的所有想法都是没有价值的,只有通过自己的执行力既讲究了方法又重视了效率地完成一项任务,才会得到认可。
罗文的使命感,是成功的动力
对于使命感,罗文中尉在面对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却没有丝毫的怀疑,他的责任就是要把信送给加西亚,正是他强烈的使命感驱使着他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着各自的角色,负责不同的工作,也就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当没有使命感来面对工作我们时,对待工作只会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结果自然只会被逐渐淘汰。而有使命感,则会为了更完美的完成任务而想尽办法,激发自己的潜能,展现自己的能力。
这样短小的一个故事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大道理,这样平凡的一个人却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任务。我们每个人看上去如此平凡,但我们也能够如此不平凡。今后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把每一项任务都当做是一次送信的考验,在完成的过程中,不管有多困难,也要全力以赴。以梦为马,以汗为泉,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2在这特殊的疫情时期,我看了一本书《把信送给加西亚》。它主要讲述的是罗文中尉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的故事。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已在全世界广为流传100多年,《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也畅销于世界各地,这主要是它倡导了对工作的勤勉敬业精神,而这种精神对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故事是这样的:故事中的罗文,是美国陆军的一名年轻中尉,在美西战争期间,孤身一人,在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将总统的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着决定性力量的人,出色地完成了这次重要任务。毫无疑问,罗文取得的成功并不是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在于他优良的道德品质,绝对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这就是忠诚和主动性,就是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精神。正如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做事首先要有好的品行做基础,另外的启示就是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要总想做这件事会给自己什么好处,会得到多少花环,荣誉。重视的是无条件地主动完成任务而不是其他。如果罗文总想着完成送信的任务后自己会成为英雄的话,可能就完不成任务了。
如今,大家都在谈论改革,创新,但是社会上总有些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懒散,消极,怀疑,抱怨,扯皮,没有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这都严重地制约着我们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有的人开始安于现状,没有进取精神,尤其是步入大学的我们,干什么事情都只是借鉴网络,好像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与感谢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种对社会和事业的责任心,进取心和敬业心。
所以,不要埋怨任何人,不要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要放弃平庸,端正态度,树立敬业,进取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向罗文学习,以罗文为榜样,立刻行动起来,全心全意地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只有这样,我们大学生明天才会更优秀,我们的社会才会更辉煌,我们的国家才会更繁荣。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就是坚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勇气,在我们的学习中,生活中,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得到胜利的果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对于学习中的我们意义非凡,学会模仿别人的优点,在已有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升华和超越,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是曲折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不断上升的过程,只有充分的量变,才能达到最终的质变,而量变的过程,就是坚持的过程。加班吧!为自己的学习而奋斗,为国家而奋斗。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3许多 公司都难以寻找像送信的罗文那样的职工。“把信送给加西亚”能协助公司处理这一难点,该书所青睐的有关爱岗敬业、忠实和努力的思想意识危害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很多实业家都依靠该书提升职工对公司的忠实。相关怎样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小故事,相关送信人罗文,相关《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在全球已广为人知。“送信”变成了一种具备寓意的物品,变成了一种恪尽职守,一种服务承诺,一种爱岗敬业、听从和殊荣的代表。
大部分人应当意识到,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要素并并不是由于他出色的才可以,只是取决于他优质的品德修养。如今社会发展上的人不仅欠缺的是学习培训书上的专业知识及企业的政策方针,也不仅是倾听别人的诸多,只是更欠缺一种工作责任心,对上级领导的信赖,应该马上付诸行动,一心一意的达到目标,如同“把信送给加西亚”,简易的说,我来企业工作,他交给我工资,我要勤奋为他工作,适用他与大家相互工作的企业。工作责任心也包含我对工作的自觉性,不但要对自身份内的工作恪尽职守,并且要更上一层楼,保证更积极,更非凡。(专业知识并不是自身走入你的头脑,并且想要你自身积极去学习它,科学研究它,常言道“学海无涯”。)每一个地区都能发觉很多失业人,和她们沟通交流时,能发觉她们对工作充满了抱怨、痛楚和诬蔑,大家应当终止埋怨,让自身的情绪静下心来,即便你的境遇再不尽如人意,都不应当厌烦你自己的工作,由于在世界上再找不到比这更坏的事儿了,假如这是你迫不得已做的一些让人枯燥的工作,你也就想尽办法使这枯燥的工作填满快乐。
用这类心态资金投入工作,无论你 ……此处隐藏8908个字……就是那封至关重要的信——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支持地方经济持续健康高增长、实现支农惠农贡献卓越谱华章!
近年来,台前农商银行用一封封改革创新之信铺就了台前农信发展的荣耀之路,几代农信人如勇士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正是那种燃烧青春奉献农信的敬业精神使得台前农信事业发展蒸蒸日上。而如今,台前农商人怎样继续谱写历史、再创辉煌?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敬业奉献,担当有为”!
当前我们已经翻过体制改革的崇山峻岭来到了经营转型的十字路口,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凝神聚力千方百计实现经营发展突破,其中强化企业软实力是增强发展驱动力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要从以下两个层次做好敬业精神、敬业文化的宣传与落实工作,努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金融服务团队:
人人都是好战士,时刻准备做英雄。通过多种方式使得爱岗敬业、奉献青春的工作追求融入团队成员的生活理念,与农信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首先形成“人人谈敬业、处处讲奉献”的局面,通过支行晨会、中层例会、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多种形式,让敬业奉献、主动担当、有所作为的观念入耳入心,影响潜移默化;其次实现“全员都上进、积极有作为”的成效,实现经营管理的扁平化和高效化,提高员工对经营管理的参与度与贡献度,举全行之力共谋农商银行发展大计。
处处都能写传奇,把信送给加西亚。君子不器,对人才的考评任用不拘一格,从制度层面鼓励员工把所属岗位工作放到心头、做到极致。在继续坚持“机会均等、优中选优”的人才选拔理念的基础上,扩大人员交流,以“试错”的魄力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尊重和寄托,为员工施展才华找到最适合的平台,让员工对工作“放得开、喜欢做、做得来”,把平凡岗位做出色、关键之处做到位,让 团队科学搭配形成合力,以期共筑农信事业跨越发展之路。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14最近读了美国作家哈伯德所著的《把信送给加西亚》,感触颇深。
生活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区别就在于,有的人,可以如文中的主人公罗文一般,出色地完成了送信的任务,而有的人,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拒绝,或者是在进行的过程中,选择了对自我的放弃。
那怎样的人,才可以把信送给“加西亚”呢?
首先第一点,就是忠诚。
忠诚,是一个人忠诚于自己人生的选择与信仰。当你加入了公司,加入了欢乐谷这个大家庭,成为了欢乐谷的员工,那这个岗位,除了公司选择了你,除了你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更重要的,这是你人生的一个选择,无论是多么普通或是困难,这都是你必将要经历的一段路程。消极的反感或抵挡,或者是无所谓的推卸或厌倦,只是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灰暗,而没有任何的收获。忠诚于自己的选择,忠诚于自己的工作,才能安心的看待自己所面对的一切,才能有所得、有所获。
第二点,该是热情与专注。
我们常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但其实,只要自己保持着一份热情与专注,日常工作中,也总是充满着惊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初初进入社会踏入职场,觉得一切都是新奇的。但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为大部分人的岗位都具有固定性,便开始因为每天的工作内容差不多而产生厌倦,每天回荡在脑海的一句话就是“好无聊啊”,长此以往,开始消极怠工,自己分内的工作不到最后的截止日期绝不完成,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表示完全“与我无关”。
当领导交给你一份任务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推卸,当推卸不了的时候,在询问了一堆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后,兴致缺失、拖拖拉拉的开始,无所谓的过程,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错漏百出甚至是没有结果。因此,保持着一份热情,专注地对待你的工作,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灰暗,才有可能在送信的过程中,欣赏沿途的风景,收获一路的芳香,最终成功地把信送到加西亚将军的手上。
第三点,我们需要的还有迎难而上的决心与勇气。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患难和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没有谁的一生永远一帆风顺,也没有谁的工作会一直平淡简单。当我们坚定在社会岗位岗位上,当我们顺应这社会的发展潮流,越来越在世界中宣扬自己的时候,总会有一路的荆棘阻挡你的脚步。不仅是如此,当公司的目标更加长远的时候,我们离不开一个词“创新”,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的攻克一个又一个我们不曾遇到过得艰难险阻,而这些并不仅仅是公司领导的事情,是需要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共同去努力创造,才会在飞扬智慧与努力的过程中,迎难而上,击败敌人。
人生的选择,握在自己的手上,忠诚而坚定,敢于拼搏与奉献,才是真正的“谷民”,才能把信送到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15迷上《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源于唐山市原市委书记焦彦龙同志的一篇文章《做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是什么让一任市委书记发出这样的倡议呢?带着好奇与疑问我读完了这本书,真是精彩。
这本书讲述的是1898年,美西战争中,英勇无畏的中中尉罗文只身一人进入古巴,给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心,他没有任何推诿,而是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敢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罗文中尉的责任感创造了“不可能完成”的奇迹,对于我们来说,成为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相当不容易,但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责任:学生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工人的责任、农民的责任……等等,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我想我最欣赏书中的那句话:“工作是获得乐趣和享受成就感的需要”,在这之前我从来都毫无疑问的认为甚至也这样教育孩子们:有好工作才能有更多的金钱,我把工作错误的认为它只是获取金钱的途径了,是呀!不光是工作,就是学习,我们是不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呢?这让我想到当前我们班上有些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对于学习无动于衷,任其自生自灭,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这类人不是罗文中尉那样的人,他们没能享受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没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其实是他们没有享受这份成就,当你第一次按时完成作业时、当你第一次做对所有题目时、当你完全正确的回答完老师的问题时……,你都没有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吗?这不就是在享受成就感吗?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种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值得我们去研究,即使是最普通的事,我们也不应该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摘抄下这段话,是因为想到了那些老说自己作业找不到、书包总是乱七八糟、作业从不按时完成、上课不专心听讲、值日时总是站着看别人的人。
作为一个学生,都这样敷衍,我不敢想象今后的人生你会发展到何种地步?其实别说你们,我也有敷衍工作的时候,记得6月份给赵老师指导综合实践课,起初我也没有说从内心真正的想如何帮助她,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感觉到自己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不端正,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于是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实现课堂的跨越,工作细到每句话怎么说,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终于,在市级比赛中我们赢得好评,成功了。我们享受到了这份成就:这在我校的历史上还属首次,也许这就是敷衍与认真的区别吧!当然两种态度收获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其实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都需要有罗文那种精神,我推荐大家读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