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导游词

时间:2025-10-17 22:04:26
安徽黄山导游词(集合15篇)

安徽黄山导游词(集合15篇)

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徽黄山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徽黄山导游词1

各位游客:

欢迎你们来龙窑寨观光游览!

龙窑寨地处太平湖中心湖区,是一个融陶瓷文化、原始风貌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新景点。寨中三面环水,山青林幽,龙窑卧坡,陶具香古,门内的情侣松、三姊妹松,轻摇绿意,时刻欢迎中外宾朋光临。

大家看,这是龙窑寨的标志物—陶轮,左边是陶坊,上面长如巨龙、张开巨口的就是龙窑,龙窑寨名便由此而来。在讲解这些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的陶瓷文化。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除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也是我国的伟大发明,而且比国外要早一千五百多年,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瑰宝。

陶器出现在距今约8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发现泥土与适量的水混和后,就会有粘性和可塑性,可以用手随意把它塑成各种形状,在太阳下晒干,泥坯变硬,可盛干东西。当先民们把打来的野兽、山鸡用泥包裹好放在火中烧烤,等烧好后再把泥敲开,发现泥经过火烧后变得坚硬,再烧到一定温度后,不仅能盛水,而且耐火,能用以烧煮食物。这样,人类创造的个新物质——陶器就诞生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人类学会制陶术标志着人类蒙昧时代的结束。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虽有塑料及金属容器和饮具,仍无法代替陶器的位置。所以,陶器从诞生之日起,便永远陪伴着人类。

太平湖水域内烧制陶器的历史可上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太平湖在商周时期就有硬陶,秦汉时出现釉陶,晋宋时已有完整的陶器可考。如果你们有兴致沿湖漫游,随手就可拾各类古陶片,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在被湖水洗出的古墓边拾捡到完整的古陶器。

好,说到这里,让我们先仔细看一下作为龙窑寨标志物的陶轮。陶轮是制陶原始的也是主要的工具。是人类制造的早的简单机械装置,是现代车床的雏形。远在七千年前,人类就利用惯性原理制造了陶轮。距今四千多年的龙山文化,在制陶上已广泛采用了轮制技术。今天,我们要使一个轮盘转动已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但在六、七千年前或者更早的年代里完成这一动作,那可算是一个创举了。我这么说,大家只知道一个抽象的概念,还是随我到陶坊看看吧。

这就是陶坊,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车间。里面不大,也很简陋,但它能把你带回远古时代,领略我国古人制陶的技艺和情趣。大家看这墙壁上的陶器,有罐、盆、碗、壶等,共有七、八十个,这都是来我们龙窑寨的四方游客的作品。虽做得很简单,但难得那份制陶的乐趣。大家再看这位制陶的师傅,他把泥放在陶轮上,用力转动陶轮,在转动中又利用同心圆的原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一边转动,一边手捏、提、拉成型,成型后一边转动陶轮,一边用竹刀等工具整型修坯,使内外形状规整,以后再去烧成,这是除选淘泥、练陶泥后的套工序。(制陶师傅边操作,边作适当讲解)。用这种轮制法做成的陶器,器形规整,器体厚薄均匀,器壁表里大多遗有平行密集的轮纹,器底也往往遗留线割的偏心纹。大家看清楚了,呆一会每个人都可以试试。不论做得好坏,贵在参与。

下面请各位随我到外面看龙窑。制造陶器后的也是关键的一道工序是烧成。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曾有一个平地堆烧的过程,后来人们发明了窑,有蛋形窑、龙窑、馒头窑等,闻名于世的景德镇瓷器,就是在蛋形窑中烧成的,而龙泉青瓷就是在龙窑中烧成的。我们眼前的这座窑,就是龙窑。这座龙窑有40多米长,两边各有48个烟孔,(取事事发之意)是烧窑过程中调节火候用的。除窑头窑尾两大进出门外,靠两边还开有两道小门,供装窑出窑之用。龙窑是在馒头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东汉晚期就出现了龙窑雏型,到了五代和北宋时期,龙窑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很多龙窑都像这座一样,多依山势或土堆倾斜而筑,由于窑身细长,高宽不过2米左右,而长度却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宛如一条巨龙躺卧在山坡上,因而被叫做龙窑。龙窑大多建在南方,因为烧陶需要燃烧的火焰,而发挥长火焰的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窑的长度。南方多山,在山坡上砌建长形窑,使在窑头烧的火焰顺着山势由下向上,升至窑尾出去,这种窑的本身也起了烟囱作用,烧陶的效果很好。1961年,在太平湖北岸发现了三座明清古龙窑址,另有一座清末时期古龙窑,窑内有许多陶器,据说是因战争丢弃的。遗憾的是这几座古龙窑都被湖水淹没了。

这龙窑的上面,是太上老君庙。太上老君就是道家学说之祖老子的仙称。大家都知道,先有道家学说后生道教,道教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教义精髓。老子主张“天道自然、天人合人”的哲学业思想,认为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循环反复、物极必反,提倡世人应当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知足常乐、与世无争。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制陶史与道教相差几千年,如何会尊太上老君为陶神呢?其实,陶文化归根结底是人类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顺应了自然法则的产物,在制陶过程中,又充分了体现了老子倡导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验证了老子所说的世间万物相互转化、物极必反的道理,陶文化与道教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关于尊太上老君为陶神,还有另一个民间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太上老君造出过很多炼丹的炉子,当他云游到人间时,发现没有烧制陶器的窑炉,于是他点化了窑师,便诞生了窑炉。后来,陶工们每砌建一座窑炉,每烧一窑陶器,之前都要祭拜太上老君。每年的2月15日是太上老君的生日,陶工们都举行祭神仪式,对太上老君顶礼膜拜,祈求保佑。

大家请随我上去,到陶瓷展厅去看看。先看看展厅门前的这个木轮子。打眼一看,它像古老的水车,实则是练陶泥的木碾子。将经过选采、粉碎、淘洗、配料的陶泥堆放在这个圆型的石板上,或人或牛推着碾子转磨,直到将陶泥转磨得匀细、润滑,可以放陶轮上制陶为止。

好了,我们去看陶瓷展厅。

这是一间土木结构的土房子。大家可能会说,展厅一般都是宽亮、明净、高雅的,而这里也未免太土气了些。其实,我们认为,中国的陶瓷文化本源于原始和古拙中。泥土是制陶的基本的原料,所以,我们没有刻意打造这间展厅,原汁原味,更能贴进这些陶瓷。大家看,这墙壁上陈列着70多件古陶瓷品,其出土年代、品种、色彩、大小都不相同。

我国的陶瓷分九个时期的产品,即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陶瓷、战国秦汉陶瓷、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隋唐五代陶瓷、宋辽金西夏陶瓷、元代陶瓷和明清陶瓷。看,这是……(简要介绍主要陶瓷的年代、出土地及陶瓷特征)。各位,这些陶器还是历史学家划分人类史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社会到了商代才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在此之前,比较能说明当时社会现状的就是陶器。在浙江余 ……此处隐藏14522个字……对手,因此很惧怕老歪,虽然它现在贵为国母,可是吃食物的时候,若是老歪在身边,白脸是不敢与它争抢的。

猴子的王国属于母系氏族,幼猴只认得自己的母亲,跟随母亲左右,母猴在猴群中的位置也影响着它后代的地位。而母猴的地位除了靠打斗来取决高下,还有另外一个决定因素,那就是繁殖能力。一般成年母猴每年都会生产下一只小猴。母猴的怀孕期有十个多月,小猴生下来后,三个月就能自由行动了,长到六岁便已成年,开始择偶婚配,生儿育女了。老歪和白脸是岛上生育多的母猴,都有七、八个孩子了,而且,现在它们都已升到祖母级了。岛上有两只母猴,因为不能生育受尽了猴王的冷落和众猴的欺凌,就连岛上孬的猴子都敢与之争斗。它们也非常羡慕那些拖儿带女的母猴们,有时趁母猴不注意,便偷偷地将猴宝宝抱了去,搂在怀里,猴宝宝哪里肯买帐,拼命的尖叫挣扎,引得母猴“嗖”地窜了过来,与之争打。

猴子王国里的每只猴子都有不同的性格,也都有各自的爱好。就说老歪吧,别看它一本正经的样子,却是喜欢饮酒的。一闻到酒味,便跑来拿起我们正喝着的酒瓶对着嘴一口气就喝光了。喝醉以后,便扭麻花一样的走着八字步,特别有意思。白脸也有一个毛病,喜欢伸手掏客人的口袋,所以请大家注意了,不要将食物放在衣袋里,别以为猴子看不到,猴子的精明程度是超过你们想象的。岛上还有一只母猴,叫老五,性情有点象《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没有什么本事,又总爱惹事生非。长得也鬼头鬼脑的样子,看人的时候喜欢用眼角偷瞟着,但它又是特别护幼的猴子,如果别的猴子欺负了它的孩子,它便与之拼命般地厮打。有什么吃的东西也省着留给孩子。岛上原来还有一只特别听话的猴子,叫老六,老六被驯养过一段时间,所以与人特别亲近,它听得懂人的口令,会与人握手,会敬礼,每天都有许多客人与它握手留影,可以说它是我们猴岛的“外交大臣”了。但它的脾气变化无常,说翻脸就翻脸。有一次,我们吃饭的时候,它也过来在桌边坐着,伸手拉拉我们的衣袖,问我们讨食,我们当时只顾着自己吃,没有理它,它便大发雷霆,一下便将桌子掀翻了。老六后是老死的,死前的一段时间性情变得特别温顺,谁都可以上前抚摸它,而它的眼睛里满是可怜兮兮的泪水。

猴岛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每一只猴子都有一个故事,而我们猴岛现在有100多只猴子。所以,如果你们还有余兴,请下次再光顾猴岛,我会一一细说给你们听。

安徽黄山导游词15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由安徽旅行社组织的黄山三日游,我是此次的导游王平,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我旁边这位呢,就是我们的司机杨师傅。驾车经验丰富的他,相信会为我们带来一段愉快的旅程。在接下来的三天游览里,我和杨师傅将尽力为大家提供好的服务,同时也祝大家的旅程顺利而愉快。

现在我们的车正在前往黄山风景区,大概还有三十分钟左右才能到达。在这段时间里,就由我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黄山。黄山,坐落在黄山市内,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古迹之一,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世界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项世界级桂冠景区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也就是我们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为154平方公里。大家知道吗?其实黄山古时不叫黄山,是叫作“黟山”,相传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完成中原统一大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曾在这里采药、炼丹、沐浴汤泉,得道成仙。天宝六年唐明皇李隆基下诏书,改“黟山”为“黄山”,黄山这个名称就一直沿用至今。黄山是一座著名的花岗岩名山,以“五绝”享誉海内外,哪五绝?对,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黄山还是植物的基因库、动物的王国。除上述自然景观外,黄山还有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连心锁,到时候在座的几对情侣也可以留下一点可以纪念的东西。

说了这些,别急。大家是不是有点迫不及待呢?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云谷寺,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有秩序的下车,请大家记住车的颜色及车牌号―皖A12345。在活动之前,我再重述几点:

第一、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时刻注意安全;

第二:保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

第三:注意景区卫生,做文明的旅游人。好,我们出发吧!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云谷寺了,等会我们将从这里坐缆车到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北海景区。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白鹅岭了,这历史观东海云海的最佳处,登上白鹅岭就等于进入了北海景区,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去解开黄山的神秘面纱吧。

好了,游客朋友们,跟着我往西北方向走,现在呢,我们就位于黄山36小峰中第35小峰的始信峰。它名字的来历来相当富有传奇色彩呢。相传古时候有位老先生从云谷寺来到这里,好像进入画境,但又真真实实确实存在,这才相信黄山的景色,于是题写了一副“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绝妙,到此方知。”意思就是到了始信峰才真正相信黄山的美景。始信峰这个名字从此便流传下来。

好了,过了始信峰,我们就去看看梦笔生花吧,大家看它多像一支毛笔直直的立在山旁,笔尖上还开出了一朵小花。看过了梦笔生花。我们就到了清凉台,清凉台有黄山第一台之称,也是观云海的最佳地之一,如果运气好在此处也可以看到极光。大家请往这边看,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景点?对了,这位游客说对了,前方的一块巧石像极了“孙悟空”,这就是“猴子观海”,每当云海涌动时,它好像静静的望着云海,故得名“猴子观海”。但是它也有另外一个名字“猴子望太平”是因为呀,没有云海时,石猴又好像远眺太平县也就是现在的黄山市了,所以呀,又叫它“猴子望太平”。好,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往回走,大家请往左面看,在远处的就是“仙人下棋”和“仙人采药”了。离开北海我们就要前往下一个景点了,大家往右面看,这边就是西海景区,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前往参观了,但是以后大家再来黄山时可以去西海游玩,体验一下梦幻景区的神秘指出。后面的游客跟紧我,坚持一下,过一会大家就可以停下来休息了。现在大家请往我们的右面看,远处那座巧石就是“仙桃石”,这块石头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飞来石”了。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到了光明顶,这里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场所之一。固有“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之说。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现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远眺海拔1864米的黄山最高峰莲花峰和最险锋天都峰。游览到这里,相信大家都累了,今天晚上呢,我们就将住在这里,大家晚上好好休息,明天我将带领你们游玩黄山最绚丽的景区―玉屏楼景区。

穿过了鳌鱼洞,登上了百步云梯,我们就会到达玉屏楼景区,那里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在玉屏楼的左边,有一颗奇特的松树,它的一侧松枝伸出,好像在迎接五湖四海的宾朋,树龄超过千年的古松,就是被称为国宝的“迎客松”了,那边还有陪客送,送客松相伴,很符合中国人的礼仪规范吧。听了这么多,估计大家都非常期待,那大家今晚一定要好好休息,为了明天的行程,养足精力。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黄山行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如果我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小王期待着与大家再次相遇,同游黄山。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谢谢。

《安徽黄山导游词(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